《辞赋家》开栏致读者


盛世兴赋,赋颂中华。一大批老中青优秀诗赋作者吟诗作赋,歌颂新时代,赞美新生活,给文坛增添欣欣气象。

辞赋文化公众号和辞赋文化网今推出《辞赋家》栏目,旨在向读者推介在当今诗赋界有成就、有作为的辞赋、诗词、楹联作者及其作品,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、习和创作诗词歌赋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。

感国运之变化,立时代之潮头,发时代之先声,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嘱托。为时代而歌,为人民而赋,是诗赋作者的文化使命。欢迎诗赋家积极参与《辞赋家》园地的耕耘,拿出自己的好作品,与读者分享。

《辞赋家》栏目征稿启事:诚盼学识渊博之辞赋作者赐稿。唯求辞藻典雅、意蕴深厚之骈赋。来稿请附个人简介,发送至cfwh2007@163.com。(投稿请标明:《辞赋家》栏目)


17.jpg


陶武先 1948年生,四川射洪人。曾任四川省第十届政协主席,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。主编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》,著有《求理刍论》《治务管见》《议事迩言》《慕思杂俎》《闲情逸咏》《楹联小集》。




都江古堰赋

陶武先


问道青城山,拜水都江堰。岫列屏封,云蒸雾锁,幽名广闻天下;波平镜鉴,堰卧堤飞,奇构绝屹宇寰。钟山水之秀灵,毓人文之璀璨。百代仰瞻,穆穆惠民勋绩;九维循蹈,煌煌治水范闲

史河存亮迹,宇内叹雄观。元形曜昡岷江,功筑晖昌灌县。肇由二李,承接群贤。驭鳖伏龙,避涝防旱。继起文翁扩渠,流浥繁田。诸葛护堤,法设堰官。士廉广开灌道,卢翊重睹箴言。驯旱魃而兴邦国,除涝害以拯黎元。仁人恐后,志士争先。吏民同奋,妇孺相勉。年缮岁修,活水常来渠首;外疏内浚,洪霖无损平川。由是秦初规格,历廿百载犹备;时下效能,滋万千顷未阑。致用迄今,谋远者奉为圭臬;权宜因地,尚实者视作标杆。岁月从流,叠涌翻新之浪;光阴执笔,勾销泥古之篇。臧否历来功业,无情唯是时间。暂者若昙葩,乍现枝头;亘者犹星斗,长明霄汉。幸甚,逶迤古堰悠悠,吞吐水波潺潺。

天工开系统,玄造立枢垣。借山形而坐西北,依水脉而望东南。发轫制宜,践从顺势;示拙藏巧,行自开端。控浪相机以引,导流无坝以拦。岷水不涸,其行则远;岷山不崩,其稳若磐。更有抽心截角,作堰淘滩。循物理而求体用,法自然以定方圆。鱼嘴分波,划江内外;金堤飞沙,控流湍缓;宝瓶吐露,酌量窄宽。四六分水,告别天殃,增减凭依晴雨;二八分沙,恢弘体统,势能取自波澜。一而生再,再则衍三。形容肯綮,鼎足关联。方位各居,相生同固济;径途有别,互补自循环。体系运行,岂唯蒲阳、柏条、江安、走马之流,派分渠首;功能覆盖,不啻灌溉、航运、生态、观光其类,综合诸般。匠心发乎朴素,宏图展自平凡。水到渠成,成在居高能下;目张纲举,举诸就简删繁。

至道象天地,高行法自然。肇基于上古,离堆石裂,断陉火焙;开堰自洪荒,落差目测,流量心权。措画时惊神鬼,法门一合人天。无坝引水,妙在勿争,兴利而不伤物类;浅堤泄洪,谛由能舍,弭灾而不树屏藩。一堰作而西蜀兴,平原勃而琼英绚。清涟漾,素练挥,襟带动,幕帷掀。稻穗夜敲蛙鼓,莺声晓拂柳绵。夏雨沛而冬阳暖,春华茂而秋实蕃。四时浸润,九里堤边,从知物候;万类欣荣,百花潭外,可窥豹斑。玉垒看云,草堂听雨,江楼望月,桥首送仙。绿道迂回店幌,林荫漫撒市廛。城郭亭台,分明锦绣,嫣红姹紫,隐约霞烟。魂萦梦绕,观光之客如归;心旷神怡,过境之宾忘返。生态藉此更优,宜人居处;环境因之愈美,引人留连。九天开出画图,造化更钟盆地;连片蔚为葱郁,城乡宛在花园。

惠民生景福,泽天府百源。寻根古蜀,开国茫然。人同鱼鳖,道载饥寒。且穷且厄,维苦维艰。乃有上哲临,开玉垒;仁心发,引甘泉。溪塘池井,棋布星罗;干斗支渠,横通纵贯。霏霏淫雨,弗忧泽国祸水;炎炎烈日,无虑赤地灾愆。竣役硕勋,顿开生面。于乃耕垄亩,通阡陌,理荒秽,垦乡原。植桑种稻,捕鱼养蚕。丰登黍稷,尽足衣衫。渐至“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,时无荒年”,天府之名符焉。总总林林,国资农本,益彰充裕;融融泄泄,黄发垂髫,乐享宁安。濯锦江滨,浣女手挥云彩;采桑陌上,村姑鬓插玉簪。陆海频增米廪,秋池竞作鱼筌。鱼米之乡,益扬并论;庶饶之地,今古续延。缤翻气象,朗照汗青;一体城村,长铺画卷。玉槛雕栏,仍邻碧水;明窗广厦,欲比层巅。物阜恢隆都会,民殷转益市圈。四方辐辏,纷至五湖冠冕;百世繁华,沓来万里车船。漠漠平畴,蜀景非唯昨日烁;熙熙重镇,芙蓉更胜旧时妍。

拜水都江,赏心秦堰。追昔回眸,触怀长叹。兴低筑而现高瞻,光被四表;师前事而鉴恒用,德泽永年。顺势导流,知依物序;克成由始,行与时迁。传世之功,必萌乎济世;空前之业,岂囿于承前?


注释:

【1】余秋雨为都江堰景区题词“问道青城山,拜水都江堰”。

【2】范闲:模范,样板。见汉•蔡邕《篆势》:“摛华艳于纨素,为学艺之范闲。”

【3】亮迹:显著的功绩。见晋•陆机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贞轨偕没,亮迹双升。”

【4】雄观:壮观。见宋•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:“两山相对,遂为一时雄观。”

【5】元形:大自然赋予的形态,指万物。见隋•王通《中说•立命》:“地者,统元形焉,非止山川丘陵之谓也。”

【6】功筑:指土木工程。见《尚书•大传》卷三:“谨功筑,遏沟渎,修囷仓,决刑狱,趣收敛。”

【7】二李:指始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。

【8】伏龙:传说李冰治水锁伏孽龙,今离堆公园中有伏龙观。

【9】繁田:“繁”,古地名;“繁田”,指彭州。《都江堰水利述要》载:文翁带领百姓“穿湔江,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”,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治蜀官员。

【10】堰官:《水经注》载:“诸葛亮北征,以此堰为农本,国之所资,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,有堰官。”自此,历代均设专职官吏,负责都江堰水利工程。

【11】士廉:高俭,唐朝贞观年间谪任益州长史,在原都江堰基础上,增开新渠,灌溉农田。

【12】卢翊:明朝正德年间任四川按察司佥事,提督水利,组织民力大量清除河道淤泥,深挖到李冰治水时所刻有“深淘滩,低作堰”铁板乃止。

【13】渠首:主要由鱼嘴分水堤、飞沙堰、宝瓶口三部分构成。

【14】玄造:指造化。见唐•元结《闵荒》:“令行山川改,功与玄造侔。” 

【15】无坝:无坝引水,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显著特征。

【16】抽心截角:“遇弯截角,逢正抽心”,是李冰治理岷江和解决灌区输水及疏通排洪河道的方法。

【17】作堰淘滩:指“深淘滩、低作堰”六字要诀。

【18】金堤:唐朝时飞沙堰的别名。

【19】蒲阳、柏条、走马、江安:都江堰四条干渠。

【20】断陉火焙:以火烘烤山岩,然后泼水降温,运用热胀冷缩原理令其崩裂。

【21】九天开出画图:缩用唐•李白《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》(其二):“九天开出一成都,万户千门入画图。”

【22】景福:洪福,大福。见《诗经》:“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。”

【23】百源:众水之源。见宋•苏辙《溯潮》:“初来似欲倾沧海,正满真能倒百源。”

【24】开国茫然:语出唐•李白《蜀道难》:“蚕丛及鱼凫,开国何茫然。”

【25】人同鱼鳖:指洪水泛滥之时,听天由命,完全不能自主生存。

【26】理荒秽:铲除杂草。见晋•陶渊明《归田园居》: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”

【27】据《华阳国志》:“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,时无荒年,天下谓之天府”。

【28】陆海:《华阳国志》记述:(都江堰)“灌溉三郡,开稻田。于是蜀沃野千里,号为陆海。”

【29】益扬并论:唐安史之乱后,扬州、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,有“扬一益二”之称。

【30】都江:岷江的别称。

【31】光被四表: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。见《尚书•尧典》:“光被四表,格以上下。”

【32】永年:指长久。见东晋•陆机《辩亡论下》:“敦率遗典,勤民谨政,循定策,守常险,则可以长世永年,未有危亡之患也。”

【33】物序:指事物的规律。见南朝•梁•刘勰《文心雕龙•宗经》:“经也者,恒久之至道,不刊之鸿教也,故象天地,效鬼神,参物序,制人纪。”



乐山大佛赋

陶武先


嘉州大像,宇内盛观。山即一尊佛,佛为一座山。百代菁华,双重遗产。自然集美,适寻幽访胜;文化含英,宜问道参禅。智者仁者,在兹同乐;释家俗家,共此相安。

巨佛无双,于斯一览。三江浩荡,伏拜莲身倚岸;九顶峥嵘,崇推宝相摩岩。其貌堂堂,气凝伟壮;其灵栩栩,神蕴丰端。头冲明晦轮回之宇,足镇浊清迭替之湍。颀眉拂黛横飞,轻流悦色;重髻绾云高结,淡展和颜。体牖阔而示兼听,身镜明而昭精鉴。笑口常迎疾苦,正仪呈露悯怜。便便大腹容万类,落落彪躯立大千。凭日月为灯,以乾坤作殿。魁昂弘正直,宽厚致虚涵。碧峦翠岫,韬光其后;骇浪惊涛,敛势其前。赋形于大,或托怀大义;取位于高,乃寄意高瞻。引人身恭面壁,步慎临渊;迩思肃穆,遐顾庄严。

传灯千载,立信六凡。法像凌云起,福音乐水环。禅心所本,执着慈悲;众望所归,祛除忧患。镂此巍巍弥勒,遂苍生之愿太平;溯其耿耿初衷,度丑类而归至善。救人苦,身先茹苦;济世难,义不辞难。乃兴土木,凿岩崖;起刹寺,徕瞿昙。端由浊浪为殃,基绍海通发愿。事继章仇镇蜀,业成韦使理川。唐开规模,宋辟方圆。废而继兴,隳而重建。妙肖神仙,始赖百工造就;绵延香火,终由万姓点燃。为冀世情有道,乃希佛法无边。以祈福祉,消祸愆;明敬畏,守诚虔;葆仁心,持义胆;倡扶弱,戒恃顽。既而示佛真如,犹人及我;修行妙法,了悟为源

景徊幽岟,神致漫澜。环峰拥翠,眺而目悦;叠浪汇流,望而怀宽。浴钟磬,沐霞烟。游月榭,访梅园。觅旧嘉定坊,翻新九曲栈。凌云寺外飘香,载酒亭中把盏。自古地灵,多凭治化弘光胜迹;迄今人杰,匪止鼎堂踵武坡仙。蒸蒸气象,历历变迁。华衣衮衮,远客绵绵。俊赏蓬瀛紫气,岷峨蒲龛;夹岸琼楼,澄波星汉。蓦觉葳蕤草木含情,似通悟性;峭异云根化佛,别有洞天。同临胜地,各开境界;未触机锋,已定心猿。经时者直面而成悟,厌世者旁观而觉惭。问道会山之简,而识迷途;修心得水之清,以消妄念。莅诸风物绝伦,人文美奂;宁不止行超迈,进退安恬。

禅通世道,旨在尘寰。独乐而思众乐,阖因物喜?一善而旌百善,像以德传。大佛其大,岂囿佛门之内?乐山其乐,不惟山水之间。


注释:

【1】嘉州:古代地名,今指四川省乐山市。

【2】大像:乐山大佛,建于唐代的一尊弥勒座像,通高71米,为当今世界最大石刻摩崖佛像。

【3】双重遗产:1996年12月6日,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“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”,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【4】三江:在乐山大佛景区处汇流的大渡河、青衣江、岷江。

【5】九顶:乐山大佛所处凌云山有拥翠、栖鸾、望云、丹霞等九座山峰,亦称九顶山。

【6】【7】体牖:喻耳朵;身镜:喻眼睛。见宋•叶廷珪《海录碎事•人事•形相》:“眼者身之镜,耳者体之牖,视众则镜昏,听众则牖闭。”

【8】【9】日月为灯,乾坤作殿:见唐•张拙诗句:“乾坤作殿古今固,日月为灯昼夜燃。”

【10】传灯:佛家指传法。

【11】六凡:佛教名词,亦称六道,指三界内的六种凡夫众生。

【12】丑类:坏人、恶人。语出《礼记•学记》:“古之学者比物丑类。”

【13】瞿昙:佛教名词,作佛的代称。见宋•陆游《苦贫》诗:“此穷正坐轻狂尔,莫向瞿昙问宿因。”

【14】海通:唐代僧人,乐山大佛始建者。

【15】章仇:章仇兼琼,唐代名臣,治理蜀地,颇多德政。据唐•韦皋《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》,乐山大佛曾因海通和尚去世而一度停建,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捐赠俸金,工程方得以继续。

【16】韦使:韦皋,唐朝中期名臣、诗人。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,治蜀二十一年,和南诏、拒吐蕃,安定西南,卓有政绩,主持完建乐山大佛并作《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》。

【17】恃顽:任性逞强。见明•李贽《安期告众文》:“然中间不无偷惰成性,必待呼唤而后作者;或恃顽不理,虽呼唤之而亦不为者。”

【18】真如:佛教术语,指现象的本质或真实性。

【19】了悟:佛教术语,即明心见性,谓认识内心的佛性。

【20】幽岟:深邃。见晋•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山林幽岟,川泽迴缭。”

【21】漫澜:无边无际,不受世俗拘束。语出《鬼谷子•中经》:“喜以自所不见之事,终可以观漫澜之命,使有后会。”

【22】载酒亭:乐山大佛景区纪念苏东坡的著名景点,得名于苏轼《送张嘉州》诗中句:“但愿身为汉嘉守,载酒时作凌云游。”

【23】鼎堂:郭沫若字鼎堂,出生于乐山市沙湾区,乐山大佛景区有沫若堂。

【24】坡仙:苏轼自号东坡居士,潇洒不拘,世人称为“坡仙”。

【25】蓬瀛: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蓬莱和瀛洲。后比喻人间仙境。见唐•许敬宗《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清字》诗:“此去周南异留滞,看君到处即蓬瀛。”

【26】蒲龛:佛堂、寺庙。见宋•周密《齐东野语•放翁钟情前室》:“年来妄念消除尽,回向蒲龛一炷香。”

【27】云根:山石。见宋•梅尧臣《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》:“掘地取云根,剖坚如剖玉。”

【28】机锋:佛教禅宗名词,指问答迅捷锐利、不落迹象、含义深刻的语句。见宋•苏轼《金山妙高台》诗:“机锋不可触,千偈如翻水。”

【29】阖因物喜:不因外物好坏、个人得失而或喜或悲。化用宋•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“不因物喜,不以己悲”句。



本栏目主编:王改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