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辞赋家》开栏致读者


盛世兴赋,赋颂中华。一大批老中青优秀诗赋作者吟诗作赋,歌颂新时代,赞美新生活,给文坛增添欣欣气象。

辞赋文化公众号和辞赋文化网今推出《辞赋家》栏目,旨在向读者推介在当今诗赋界有成就、有作为的辞赋、诗词、楹联作者及其作品,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、习和创作诗词歌赋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。

感国运之变化,立时代之潮头,发时代之先声,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嘱托。为时代而歌,为人民而赋,是诗赋作者的文化使命。欢迎诗赋家积极参与《辞赋家》园地的耕耘,拿出自己的好作品,与读者分享。

《辞赋家》栏目征稿启事:诚盼学识渊博之辞赋作者赐稿。唯求辞藻典雅、意蕴深厚之骈赋。来稿请附个人简介,发送至cfwh2007@163.com。(投稿请标明:《辞赋家》栏目)


17311.jpg


王树成 高级编辑,全国政协第十二、十三届委员,曾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。现任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理事长。


西柏坡咏怀

王树成


太行横空,滹沱绕谷。北望幽云而枕燕赵,南襟中原而接齐鲁。云崖叠嶂,藏虎豹之雄姿;峭壁临渊,隐风云之吞吐。昔者烽烟蔽日,黎庶流离;一朝星火燎原,山河重塑。僻壤无名,忽成擎天之柱;茅檐简舍,竟作决胜之枢。

遥想旌旗漫卷,群贤毕至。布衣草履,胸怀经纬之韬;土炕油灯,光照乾坤之志。三大战役,电波纵横九域;一封捷报,鼓角震荡八荒。淮海鏖兵,铁流碾碎千重隘;辽沈破阵,利刃劈开百丈冰。平津鸣镝裂长夜,大别挥戈扫残星。江防锁链,难阻雄师飞渡;金陵王气,终随落叶凋零。八百万甲胄灰飞,七十城旌旗易主。

至若鼎新之际,经纶初展。律破千年枷锁,地分万顷膏腴。扫烟毒以清寰宇,废陋规而正人伦。石碾磨道,推出兴邦大计;纺车轱辘,织就建国宏图。柏坡松涛,擂响进京战鼓;山涧溪水,长吟赶考警号。

尤可叹者,运筹不以地偏,决胜何须城阔?小米步枪,能摧钢铁壁垒;布衣箪食,可聚浩荡民心。石桌论策,指点江山如画;油灯照卷,勾描社稷更新。五大书记踏霜痕,千名将士饮马槽。山间小道,走出开国元勋;土墙院落,诞生宪法初稿。

今登高台而瞰旧址,柏翠依然,石阶犹在。展馆列百战之甲,丰碑镌不朽之名。电报墙上,字符犹带硝烟;作战图中,箭标仍指金陵。遥闻当年警戒:务必谦逊奋斗,决不重蹈李自成!声震林壑,气贯苍穹。

壮哉!此坡虽小,曾载万钧之重;此屋虽朴,终成九鼎之基。精神薪火,已化长虹贯日;初心血脉,永随赤帜飞扬。愿后来者临此圣地,仰松柏之高洁,思创业之维艰,承先辈之遗志,绘盛世之华章!





山海雄关赋

王树成


燕山嵯峨而北峙,渤海浩淼以东环。内拱神京,外屏辽蓟。雄关立两京之锁,巨钥启华夷之艰。洪武十四年,徐达筑城以镇边朔;江山六百载,沧桑刻石而铭兴亡。东望碣石,魏武观沧海而遗咏;西襟幽蓟,纳兰向榆关而长叹。此间山河,非独地理之枢机,实乃史诗之轴卷,血火淬其魂魄,风云铸其脊梁矣。

若夫登临骋目,但见:

老龙头吞涛吐浪,石城磐峙锁狂澜。澄海楼危峙云表,宁海城遥应天阍。龙伯鼓浪,犹闻戚帅筑台之令;冯夷击磬,尚忆乾隆题诗之痕。“天开海岳”碑碣尚在,“雄襟万里”匾额犹悬。潮涌若雷,恍见明季铁炮震宇;沙沉如史,谁寻秦汉碣石遗墩?

镇东楼匾悬“第一”,萧显椽笔压千钧。箭孔六八,曾穿胡天雁阵;雉堞九重,几拒塞外蹄尘。仰观“天下第一关”巨匾,墨韵淋漓,若见成化间萧公泼墨额汗涔涔;俯抚关楼垛口,弹痕累累,犹如癸酉岁抗日儿郎碧血丹青。

角山关险扼燕脉,栖贤寺钟磬穿云。旱门关拱卫北塞,八卦城迷阵锁津。长城倒挂悬绝壁,雉堞蜿蜒隐松筠。昔有抗倭名将戚继光登临赋诗:“长城万里跨龙头,纵目凭高更上楼”。

尤可道者,袁公崇焕镇关之日,曾以红夷大炮惊破八旗胆;抗战烽火中,守关将士血浸垣墉三日鏖,魂昭日月九霄存。

嗟乎!山海之哲,蕴于动静:

山者,巍然亘古,任他雷劈雨蚀,不改嶙峋傲骨;海者,浩荡无穷,纵使沙淤岸移,难夺澎湃初心。

昔日秦皇求仙于碣石,终化朽壤;今天华夏逐梦于雄关,志在青云。抗战胜利八十秩,举国同庆,非谓雪耻铭恨,更乃铸警世之钟鼎:无脊梁之山必崩,无血性之海成尘!

故曰:山海之间,非止兵家必争之地,实为民族精魂之所存!

今值胜利之庆,酹酒焚香:

昭昭前事,惕惕后昆。倭氛虽靖,野心未泯;关塞永固,岂恃砖石之囤?昔时“瑞莲捧日”,光耀角山绝顶;他年“巨龙”凌霄,气贯寰宇昆仑。且看:

北斗巡天,航母破浪,复兴之舟正帆扬;长城作证,山海为盟,炎黄之嗣当自强!

观夫燕山渤澥相抱,铁马冰河血脉贯注。百代烽烟凝作石骨,千秋肝胆照临瀛寰。云开处碣石仙踪虽渺,潮起时雄关英气犹存。莫道升平忘险隘,长风万里送征鞍!此间山河非独地理之枢机,实乃史诗之轴卷,血火淬其魂魄,风云铸其脊梁,终铸民族之魂于金石,永峙华夏之魄于乾坤。



本栏目主编:王改正